2020 D0527 黃金博物館
網美路線 2020 D0527 黃金博物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K-m_-OByw
Tiffany : All This Time
總是人多嘲雜的角落 居然也能如此安靜
一個下雨天的午後
黃金博物館
地址:22450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8號
假日不建議開車前往 停車位非常不好找
交通資訊 :
(1)臺北-金瓜石:可自臺北捷運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臺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80號)
搭乘基隆客運(1062),經瑞芳、九份到金瓜石車站下車。
(2)基隆-金瓜石:可自基隆火車站(仁祥診所)搭乘基隆客運(788),
經九份到金瓜石車站下車。
(3)板橋-金瓜石:可自板橋捷運府中站搭乘(965),經九份到金瓜石車站下車
黃金博物館旁有一條 金城武階梯 是 太平輪 拍攝的場景
劇中 金城武扮演的日軍軍醫 嚴澤坤 與 長澤雅美扮演的日本女孩 雅子
就是在這個石階 撐著油紙傘在雨中浪漫跳舞
每逢秋芒盛開之季 漫山芒浪飄揚 金瓜石總是拍芒花的首推之處
舉凡 黃金稜線 小錐麓 茶壺山 黃金池 保羅尖 等等 都去拍過
最近 IG 網美 瘋傳 金瓜石神秘石頭陣 爆紅熱點
今天剛好有空 下雨天撐著傘來看看喔
金瓜石神秘石頭陣 位於 金瓜石神社的上方
S形枕木輕便五分車道 蜿蜒的往本山五坑方向延伸
今天沒要去參觀 本山五坑 直接走右側石階往上
非假日的旅行 不塞車
人少 拍照不用閃人頭 太棒了
日本神社 一定有長長的石階參拜道
漫長彷彿看不到終點的石階
唉呀 好高 爬不動爬不上去 怎麼辦啊
那沒辦法 這裡沒電梯
濃濃的日本風
參道上原有3座鳥居 目前僅存 2座鳥居
第1座鳥居位於臺車軌道旁 已經消失不見 第2座和第3座鳥居則分別位於神苑內及社殿前
參道往上爬 參道兩旁各有一石燈籠 可見第二座鳥居
鳥居 像是日式的牌樓 主要用來標示隔絕神與人的住所 代表神域的入口
參道為通往神社的路徑 參拜道旁有幾株櫻花樹
等待來年寒冬找時間造訪櫻花山城
第3座鳥居前 左右各有一 四方形的水泥座 這是神社的旗桿座
如此巨型的旗桿座即便在日本本土也相當罕見,可說是金瓜石神社建築的一大特色
另外在旗桿座3面各作有圖案紋樣 金瓜石神社 以事務所的社紋作為代表神社的紋樣
現僅存鳥居2座 旗桿座2座 石燈籠8座 和 殿柱
有興趣的人 可以好好讀一讀 很棒的
https://www.gep.ntpc.gov.tw/files/file_pool/1/0G252699153376675762/%E9%87%91%E7%93%9C%E7%9F%B3%E7%A5%9E%E7%A4%BE%E8%88%87%E5%B1%B1%E7%A5%9E%E7%A5%AD%E9%9B%BB%E5%AD%90%E6%9B%B8.pdf
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
神社 10根 殿柱 依舊矗立不倒
黃金山城裡的黃金神社 藏著歲月的滄桑
金瓜石神社拜殿和本殿殘跡
天氣晴朗時 眺望山海一色 美翻
一塊刻有「奉納」字樣的石頭
本殿主題建築不見了 被當做許願池 裡面有幾個銅板
黃金山城的鳥居 佇立不移
金瓜石山神社的歷史介紹
黃金山城的美麗與哀愁
等你來取景
非假日人少 停車場 步道 遊客相對少
慢慢走 慢慢拍
金瓜石 黃金稜線 美景看不完
卻總讓人左右為難
你喜歡在 晴空萬里 海天一色的夏天 來拍照
或是
偶而飄些浪漫的雨絲 運氣好時巧遇低海拔雲海加碼演出 呢
好天氣粉曬 下雨天霧鎖前景
左右為難 啊
沿著神社旁石階續往上爬
「金瓜石地質公園」一處 「神秘石頭陣」充斥著一股令人著迷的奇幻氛圍
難怪 很多網美來這裡打卡拍美照 可是 下雨天就霧茫茫
有人說 [照片] 就是 [照騙]
[石頭陣] 就只是一堆 排列整齊的石頭 而已
天氣晴朗時 對應著一覽無遺的海景步道
還能感受神秘 [石頭陣] 如詩似畫的奇景
如果起霧天 真的只是一堆石頭而已
山谷間的 [石頭陣] 夾於兩側裸露的岩礦
前方的無敵海景步道 也是 網美路線喔 晴天再來看吧
「金瓜石地質公園」 下山的路有二條
左直接下到大馬路 右側小路可接回金瓜石博物館 不過 路況不優
小路上有大大小小的石頭舖陳 崎嶇難行
早期採煤時期所遺留的殘跡
豎井 礦工宿舍 採煤鐵道等等
日式建築也不少
太子賓館 去的那天剛好內部整修中 只看大門 @@
這棟帝王級 「雁型設計」 太子行館
我還沒進去參觀過 @@
太子賓館 後方是 無耳茶壺山
站在太子賓館 庭院鋪上小碎石步道
勸濟堂關公座像非常明顯 不遠的前方
一條石階 藏在綠意萬千之中 向上沿伸
石階旁的電線桿 反而變成了很突出的點綴
單調的牆面 也很復古
想要欣賞金瓜石美景 就一定要爬上山
這裡石階很多 又很陡 爬不上去就看不到美景
金瓜石附近藏著多處隱藏版的秘境美景
印象中好久沒來金瓜石博物館 今年秋天 再來一場與芒花的約會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