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D0426 五指山古道 友蚋南峰 新山夢湖 0 行走
2020 D0426 五指山古道
友蚋山南峰 新山 夢湖 O 行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gg_iCrE6I
James Blunt - The Greatest
10:53 汐萬路 柯子林茶莊停車 整裝起登 11:06 天然泳池
11:10 五指山古道登山口 11:26 新山岔路口取左 11:57 重柔橋
12:13 養食山房 12:25 友蚋山南峰 12:37 友蚋山南峰登山口
13:02 友蚋山 三岔路口 取右 13:07 第一觀景台 13:13 第二觀景台
13:47 登頂新山 14:28 夢湖 14:41 夢湖保線路
14:52 汐止二路 038 電塔 15:07 汐止二路 038 電塔
15:10 三岔路取右下 15:19 民宅古厝 15:40 柯子林茶莊
![]() |
![]() |
共 6.7 公里 / 4 小時 40 分鐘
高度上升 538 公尺 / 高度下降 522 公尺
油桐花開了
喜歡聽著大自然的聲音 水聲 鳥叫聲
還有自己喘息的聲音
汐止人沒走過 五指山古道 有些說不過去
這週天氣陰雨 濕濕涼涼 來去走走五指山古道
景美離家近 路線可長可短 隨時可撤退
粉紅色的 大花曼陀羅 有毒喔
比較少見粉紅色的大花曼陀羅 印象中橘色和白色較多
山坡 路邊 或 水溝邊 常見
串鼻龍 鐵線蓮屬
10:53 汐萬路 柯子林茶莊停車 整裝起登
早上起床後摸東摸西 11 點才出發
本來只是想去拍 油桐雪 話說拍油桐花 開車就會到
有必要爬一整座山嗎 XDD
柯子林茶莊起登 走 五指山古道 登 友蚋南峰
再看看天氣 天氣不優 就走產業道路回汐萬路
天氣可 就續走 新山.夢湖 接 保線路 回 汐萬路
走 O 回到 柯子林茶莊停車處
柯子林茶莊 導航 : 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306號
汐萬路大轉彎處 柯子林茶莊對向的汐萬路路旁 可停車
走入斜坡幾分鐘 左側一水池 鴨鴨成群
岔路取左 寬敞的水泥石子路 可開車
轎車可開入 308 巷 直接停在天然泳池旁
停車空間不是很大 假日來天然泳池玩水的車也不少
反正要走 O 形 會從柯子林茶莊前 接回 汐萬路 把車停在汐萬路上就好
岔路取左 五指山古道 新山西南稜
11:06 天然泳池
天然泳池 就位於 五指山古道 登山口前
天然泳池 是 私人土地 地主無私免費提供給遊客使用
而且還設有 流動廁所 真是佛心來著
利用 北港溪溪流地形而設立的天然泳池 流水涔涔 溪流清澈
溪床水流有深有淺 水深 50 公分到 200 公分
大人 小孩皆宜 儼然是一處山谷間的戲水秘境
五指山古道 導覽說明很清楚 :
早期汐萬路未開通前 住在五指山附近的頂坪 (380巷) 半嶺 (366巷) 或是 下坪 (355巷)
近一百位居民進出都要走古道 直到民國 85 年 汐萬公路 完成拓寬雙線通車
產業道路鋪上水泥 相繼接連汐萬公路 居民出入大為方便 山區道路乏人問津
五指山古道從此沒落 直到近年來登山風氣日盛
在地方熱心人士及公所整理後 原本逐漸被世人遺忘的古道才得以重見天日
古道入口就位於柯子林茶莊內天然泳池旁 古道前段依溪水豐沛的北港溪而行
沿途可聽到潺潺的溪流聲 古道在過了重柔橋後 變為較陡的石階路
舊石階雖多了青苔 但古樸充滿詩意且保存相當完整
走一趟五指山古道 沿途不時可見先民拓墾開荒的遺跡
如土地公廟 廢棄石厝 及 古樸的石階 兼具文人特色 及自然美景
絕對讓人不虛此行
北港溪 水流平穩緩慢 清澈見底也不深
夏天泡在天然泳池裡肯定沁涼無比
很久以前就聽過 五指山古道的天然泳池 和 重柔橋 很受歡迎
11:10 五指山古道登山口
五指山古道沿著北港溪流 緩緩而上 一開始坡度不算太陡
沿途蕨類豐富多種 植物生態茂盛
哈哼花
哼啊哈啊 這花名很好玩
性喜貼壁而生 北部山區常見群聚簇生
主要特徵是 葉背泛白
溪流聲不絕於耳 喜歡聽著嘩嘩的流水聲
11:26 新山岔路口取左
右走可直接先到新山 走小O 經過 五福宮舊址下夢湖 或是 走 8 字都可隨意
我取左是大O 三岔路口設有地圖導覽
長了青苔的石階步道 就是很古道
雨後步道泥濘又潮濕 還好今天穿雨鞋來爬山 不然肯定很滑
獨自走在僻靜的小徑上 耳邊聽著溪水流動的聲音
蜿蜒的山路往樹林深處延伸 有種與世隔絕的清幽
噴泉 ing
少來了 是水管破了 水噴了上來 形成水柱
如果來一抹陽光 伴隨一道彩虹 那就美呆了
發現一個人爬山 總愛天馬行空的作白日夢
一道長了青苔的木棧道 跨越小溪流
就跟抹了油似了 滑不溜丟的 小小滑了一跤
後面還過了幾次木板橋 特別放慢腳步 小步小步走
一隻小小蟲子 停在樹葉上
襯著綠色的葉子 顯得金光閃閃
止不住風的搖動 沒辦法拍清楚小蟲
走在濃密的林間 喜歡樹林的味道
泥土香 花香 水香 樹香 混合在一起的香
經過一片蓊翠的竹林
路旁一石柱 刻字上也長了青苔
當時看不清楚 石柱上面的字 在電腦上放大照片
石柱上刻的是 軍墓用地
深隧的林間透亮處 居然見到一部汽車
有點驚訝 有路可以開車進來喔 有這麼近嗎
小溪旁的小小山路 車究竟從哪裡開進來樹林旁
還是搞不清楚 經過 五指山農場
小徑往右一板小木橋 可往 「食養山房」
我家門前有小河 後面有山坡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下
這戶人家的生活寫照吧 令人好羨慕
五指山古道 沿著北港溪而行
竹林綠蔭 潺潺流水 慢慢走很舒服
溪中石頭堆疊 幾處高低落差 形成小瀑布
流水聲嘩嘩啦啦在耳邊迴盪 夾著柔和的風聲
忍不住停下腳步 在溪畔停留幾分鐘
錄下水流的聲音 當作失眠時的晚安曲
蒲桃 也叫做葡桃、香果、風鼓、水石榴、水葡萄、南無攆布、攘波
常綠喬木。東南亞原產的果樹。海南地區有野生葡桃,
華南地區有人工栽培的葡桃。 葡桃可以作為防風植物栽培,果實可以食用。
泰文說法又稱為古代蓮霧。味道聞起來像萊姆,吃起來清香微甜,
屬於季節交替才會出現的水果。
五指山古道 路徑清楚 平易近人 坡度適中
五指山古道上的 重柔橋 跨越 北港溪
據說 建於民國 63 年 古砌古橋墩
重柔橋下有好多條水管 附近居民引水使用
走過重柔橋 橋下流著清澈的溪水 悠悠而流去 千年百年
古意盎然 顯得樸實而無華
重柔橋邊這一株蒲桃 花開茂盛
11:57 重柔橋
續行一小段 過一石板橋 見左側一斜壁
柯子林石磐瀑布 高約二 三層樓高
今天水量不多 感受不到瀑布的壯觀
柯子林石磐瀑布之後 山路轉趨陡峭 石階溼滑陡上
歲月悠悠 多少足跡踩過
長著青苔的石頭表面都變得光滑
12:13 養食山房 位於 汐萬路三段 366 巷
昔日的 半嶺
這是一家網路上蠻有名的無菜單創意懷石料理
適逢午餐時間 停車場一位難求 車位已停滿
小巷內還有好幾部車等著進場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養食山房餐廳門口 雪白油桐花盛開中
餐廳門口幾位客人彎下腰來 撿拾地上新鮮的油桐花
排成浪漫的圖案 隨手一拍 美到令人心動
直行石階往上 就是友蚋山南峰登山口
路口設有指標
沿著石階往上走 油桐花片片飄落
雪白桐花隨風飄落石階上 灑落草叢裡
這裡成了專屬的夢幻桐花步道
一小段 潮溼的石階上坡
隨著石階攀升 心跳有些加速 呼吸急了起來
只一小段陡上 坡度又平緩下來